0372-3723308
全國服務熱線
0372-3723308 3723306
您當前位置:首頁 > 植保技術 > 植保知識
產品目錄
——— Product center ———
中國植物生長調節劑專 利分析 (上)
植物生長調節劑在我國的登記管理和限量標準制定(一)
植物生長調節劑是指植物中調節生長及其他功能的一類類物質。植物生長調節劑有多種多樣的用途,可以說從種子發芽、生根、長葉到開花結實,再形成種子,以及采后的果蔬保鮮、種子貯藏都可以使用生長調節劑進行調控。主要分為三類:植物生長素類、細胞分裂素類和赤霉素類?! ∫唬?植物生長調節劑在我國的登記情況 我國1997年頒布實施,2001年修訂的《農藥管理條例》作為農藥方面的基本法律,將植物生長調節劑作為農藥而進行統一管理。目前在我國登記的植物生長調節劑品種并不多,然而在農業生產上,植物生長調節劑的應用卻比較廣泛,從大豆、玉米、水稻、小麥、馬鈴薯等大宗糧食作物,到各種蔬菜、花卉、果樹等經濟作物,在壯根、整形、脫葉、誘導抗逆、提高坐果、控制生長、促進生長、催熟、保鮮、提高產量、改善品質等方面,植物生長調節劑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讶〉玫怯浀挠行С煞止灿?3種,分別是:赤霉酸、甲哌駘、乙烯利、萘乙酸、矮壯素、仲丁靈、噻苯隆、單氰胺、S-誘抗素、氯苯胺靈、丙酰蕓苔素內酯、蕓苔素內酯、抗倒酯、丁酰肼、烯效唑、多效唑、烯腺嘌呤、羥烯脲嘌呤、硅豐環、抑芽丹、吲哚乙酸、三十烷醇、氟節胺、二甲戊靈、氯吡脲、1-甲基環丙烯、超敏蛋白、調環酸鈣、核苷酸、復硝酚鉀、胺鮮酯、24-滴鈉鹽、24-滴三乙醇胺鹽?! ≡谑卟怂魑锷系怯浀漠a品及對應作物見下表:植物生長調節劑名稱作物赤霉酸菠菜、柑橘、梨、葡萄、芹菜甲哌駘甘薯、馬鈴薯乙烯利番茄、柿子、香蕉萘乙酸豆類、番茄、甘薯、蘋果、葡萄矮壯素番茄噻苯隆黃瓜、葡萄、甜瓜單氰胺葡萄丙酰蕓苔素內酯黃瓜、葡萄蕓苔素內酯草莓、白菜、番茄、柑橘、黃瓜、辣椒、梨、荔枝、蘋果、葡萄、香蕉多效唑荔枝、龍眼、芒果吲哚丁酸黃瓜氯吡脲黃瓜、獼猴桃、枇杷、葡萄、甜瓜、西瓜1-甲基環丙烯番茄、梨、李子、蘋果、柿 子、香甜瓜、獼猴桃復硝酚鉀番茄、白菜、柑橘、黃瓜、荔枝、茄子胺鮮酯番茄、白菜24-滴鈉鹽番茄24-滴三乙醇胺鹽大白菜、番茄、茄子、茭瓜 二. 植物調節劑農藥殘留豁免名單 第八屆全國農藥登記評審委員會第九次會議根據《農藥登記資料規定》等有關規定,參照國際通行做法,豁免7種植物生長調節劑大殘留限量,分別是:赤霉酸(gibberellic acid),烯腺嘌呤(enadenine),芐氨基嘌呤(6-benzylamino-purine),羥烯腺嘌呤(oxyenadenine),超敏蛋白(harpin protein),S-誘抗素(+)(-abscisic acid),三十烷醇(triacontanol)?! ∪?植物生長調節劑登記殘留資料評審要點 1. 減免殘留試驗資料 減免殘留試驗資料的申請或說明,確認該產品在該作物上正式登記并已經超過六年,且擁有完整殘留試驗資料。所引證企業產品的登記號,農藥名稱、劑型、登記作物、使用劑量(不超過1.5倍)、使用方法與本企業是否一致?! ?. 授權殘留報告的條件和3種情況 2.1應符合的條件:授權的殘留試驗報告應符合《農藥登記資料規定》和《農藥殘留試驗準則》等政策的規定。根據《農藥登記資料規定》:申請人“必須提供獨立擁有相同有效成分、劑型、使用范圍和方法資料的已登記者的授權”,必須同時提供授權企業的授權聲明及完整的殘留試驗報告,且授權企業必須已經取得登記授權方有效?! ?.2 授權殘留資料的3種情況:有效成分完全相同的單劑與單劑之間可授權殘留資料;有效成分完全相同的混劑與混劑之間可授權殘留資料;單劑殘留資料可以授權給含有相同有效成分且含量不高于此單劑的混劑?! ?. 殘留試驗報告審評要點 3.1按照《農藥登記資料規定》及《農藥殘留試驗準則》評估田間試驗設計方案是否合理?! ?.2 評估殘留分析檢測方法是否可行?! ?.3按照登記的施藥劑量施藥、次數推薦安全間隔期,對殘留試驗結果進行評價?! 埩粼囼炋镩g設計 1. 試驗點數要求 應符合《農藥登記資料規定》附件2的要求:大宗作物兩年三地以上;小宗作物兩年一地以上;其它作物兩年兩地?! ?. 試驗點數布置原則 具有代表性的主要種植區域、種植方式進行試驗;主要種植區域應該有足夠的間距;種植區應該選擇不同氣候帶、土壤種類進行試驗;兩年、兩地—根據主要種植區,選擇北方和南方;兩年、一地—受氣候、種植區和種植方式等限 制?! ?. 田間試驗小區的面積及數量 原則上應符合《農藥殘留試驗準則》NY/T 788-2004的要求。蔬菜不小于15平方米/小區;糧食不小于30平方米/小區;果樹要求至少2棵;小區重復設為3個;小區之間設保護行?! ?. 施藥劑量及次數 終殘留試驗施藥劑量為企業推薦施藥劑量及其1.5倍劑量;施藥次數為推薦施藥次數及增加1次施藥次數;施藥時期和施藥間隔期 5.采收間隔期設置 按《農藥殘留試驗準則》5.3的規定進行設置。應符合作物生長特點與生產實際情況。一般應有2個以上的采收間隔期。黃瓜、番茄、茶葉等作物采收間隔期應短一些,設:1、2、3、5、7天;棉花、水稻、柑橘等作物采收間隔期可長一些,設:7、14、21、28天或30天?! ?.采樣 應符合《農藥殘留試驗準則》7.2.1 附錄A《作物分類及采樣部位和推薦采樣量》的要求,進行檢測的作物部位應包括作物的可食部分。突發情況應有記錄和說明。(世界農化網)
乙烯利是一種什么物質?應用前景如何?
高等植物的生長發育,需要依靠根從土壤中吸取水分和無機物質,需要二氧化碳和光,需要蛋白質、糖、脂肪等一些有機物質。另外還需要植物本身產生的有高度生理活性的有機物質,它在植物體內雖含量極微,但起的作用很大,能直接影響植物的生長、發育和代謝,植物如果缺少了它,便不能正常生育,甚至不能生存,這類有高度生理活性有機物質稱為植物激素。植物激素是植物正常的代謝產物,不同的植物激素由不同的組織器官產生,然后往其他器官輸送,對植物生育起著重要的調節作用,在植物生育過程的一些重要環節中,如發芽、生根、出苗、生長、器官分化、開花結果、成熟衰老、器官脫落、種子休眠等無不受植物激素的調節控制。 經過幾十年的研究,目前已被發現并得到公認的植物激素共有五大類,按生理作用大體可分促進生長和抑制生長兩個方面。人們了解和研究植物激素,對掌握和調控植物生育、改善品質、克服逆境、直至提高產量都具有重要意義。五大類激素在植物體中的分布是不均衡的,生長素、赤霉素、細胞分裂素主要存在于植物組織的幼嫩部分,如莖、根的尖 端,幼果和嫩籽中;脫落酸和乙烯主要存在于植物的老化組織、脫落的器官及成熟的果實中。植物激素在植物體中的含量不是一成不變的,如小麥從抽穗到灌漿過程中的變化,抽穗后麥穗中的細胞分裂素是大量的,開花末期含量達到高峰,接著是赤霉素,到開花后三星期含量達到高階段,生長素的含量是在抽穗后四星期開始增加,到成熟時下降。 由于植物激素在植物體內含量極微,若要通過從植物體內提取出來,再在生產上應用,那簡直是不可能的?,F在人們可以通過用化學等方法模擬植物體內天然激素的化學結構來合成具有生理活性的物質,或者合成與天然激素的化學結構完全不同,但也有生理活性的物質,這些物質具有植物激素類似的效應,也能起到調節植物生長發育的作用。這類物質統稱為植物生長調節劑或稱化學調節物。 植物生長調節劑一般可分兩大類,一類對植物生長發育起促進作用,如促進生根用的萘乙酸,打破休眠用的赤霉素,防止衰老用的6-芐基腺嘌呤,這些被稱為刺激劑;另一類對植物生長發育起抑制作用,如防止棉花、小麥瘋長的矮壯素CCC,防止大蒜、洋蔥、馬鈴薯發芽的青鮮素,這類被稱為抑制劑。 但是,這種分法不是絕 對的,因同一生長調節劑在低濃度下可作刺激劑用,而在高濃度下又可作抑制劑用,如萘乙酸對水稻秧苗,幾十PPM濃度能刺激秧苗生長,但1000ppm濃度反而抑制秧苗生長;又如2,4-D,10~20ppm濃度能促進生長,防治脫落,100ppm會抑制植物生長,1000ppm就要殺死雙子葉植物。另外,不同植物甚至同一植物不同器官對生長調節劑的反應也不一樣,如生長素一般對根敏感,芽其次,莖敏感度較差,在同一濃度下對莖是促進的,而對根可能是抑制的。 生長調節劑的主要作用如下表作用生長調節劑打破休眠、促進發芽赤霉素、吲哚乙酸促進莖葉生長赤霉素、吲哚乙酸促進生根萘乙酸、吲哚乙酸、吲哚丁酸誘導開花赤霉素、乙烯利防止落花落果赤霉素、萘乙酸、2,4-D、防落素、增產靈防止衰老、保持新鮮6-芐基腺嘌呤抑制發芽萘乙酸、甲酯、青鮮素抑制生長、矮化防倒矮壯素、助壯素、B9、青鮮素、乙烯利、整形素疏花疏果萘乙酸、乙烯利果實催熟著色乙烯利、B9調節性別乙烯利、赤霉素促進排膠乙烯利殺雄乙烯利除草B9、2,4-D、2,4,5-T那么,為什么說乙烯利是一種植物生長調節劑呢?這首先要從乙烯的作用說起。很早以前,人們發現從腐爛果實中散發出來一種氣體,能使周圍的果實加快成熟。本世紀30年代初,人們確認果實揮發出的氣體其實有效成分是乙烯,他是一種天然物質。后來又進一步發現植物的根、莖、葉、花、果實等器官都能產生乙烯。乙烯由果實產生,而又促進果實成熟,這種果實成熟與乙烯的關系自然引起了人們注意,到60年代,由于使用了氣相層析法,能測出極微量的乙烯后這才深化了人們對乙烯的認識,他不僅與果實成熟有關,而且與植物細胞分裂和擴大、種子的休眠和萌發、開花、性別分化、衰老、脫落等重要生理過程密切相關,由于乙烯是植物正常的代謝產物,在植物體內廣泛存在著,并對植物的生長、發育和代謝起著極重要的調節作用,因此乙烯就被人們承認為植物內源激素。 盡管乙烯對植物有廣泛的調節作用,但由于乙烯是一種氣體,貯存、運輸、使用極不方便,因此應用范圍有限。后來,人們發現乙烯可以從乙烯利中產生。乙烯利在一定條件下(如遇堿)能釋放出乙烯,將乙烯利配成一定濃度的水溶液,對植物進行噴灑或浸泡,使乙烯利在植物體內分解產生乙烯,進而對植物起到調節生長發育的作用,這就可被認為乙烯利是植物生長調節劑。實際上對植物使用乙烯利,就是對植物施用乙烯的一種徽便方法。 乙烯利自1968年開始作作為乙烯釋放劑在植物生長調節劑的研究工作中應用,我國于1971年由中國科學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和上海彭浦化工廠,中國科學院北京植物研究所和北京農藥二廠等單位同時開展了乙烯利的合成和研究工作,同年在橡膠上試用,首先獲得橡膠膠乳增產的明顯效果。以后全國很多單位進行了大量的試驗研究和示范推廣工作,從而使乙烯利的研究和應用不論在深度還是在廣度上都取得了很大進展。 我國農業上試用乙烯利的作物種類,有經濟作物如橡膠、溱樹、松樹、棉花、煙草、茶樹、紅麻、黃麻、油菜、甜菜、草子、吐魯香、印度紫檀、甘蔗、毛竹、梧桐樹等;園藝作物如番茄、香蕉、菠蘿、柑橘、西瓜、柿子、桃子、蘋果、杏子、梨子、荔枝、葡萄、山楂、棗子、板栗、黃瓜、瓠瓜、甜瓜、南瓜、辣椒、菠菜等;糧食作物如水稻、麥子、玉米、高粱等共四十余種。試用作物之廣超過了其他生長調節劑。其中通過各地反復實踐證明,乙烯利對橡膠、生溱的排膠增產;香蕉、番茄等果實和棉花的催熟;水稻、玉米矮化;黃瓜、瓠瓜誘導多開雌花;小麥去雄;茶樹除花;棗子、山楂催落等方面都有顯著效果。目前我國農業生產上使用乙烯利面積較大的作物,有棉花、橡膠、水稻等。棉花應用乙烯利在1980年被我國農業部列為全國重 點推廣項目,經大面積使用收到了很好的經濟效益。為此獲1980年農業部技術改進二等獎和1982年國家科委和農委頒發的技術推廣應用獎勵。 乙烯利在農業上的應用研究,雖只有十余年的歷史,但發展極為迅速,可以相信,在今后乙烯利對促進我國農業生產必將起更大的作用。
花生高產栽培技術
花生又名落花生、長生果、長果、金果花生、地豆、唐人豆等?;ㄉ鷮俚位坡浠ㄉ鷮僖荒晟荼局参?。原產于南美洲一帶.世界上栽培花生的國家有100多個,亞洲普遍,次為非洲?,F今全國各地均有種植,主要分布于遼寧、山東、河北、河南、江蘇、福建、廣東、廣西、貴州、四川等地區。以下以北方夏花生為例,將從播前至收獲各月份的花生植保管理工作按月列出。 一、播前準備期 1、田間管理指標選地、施肥、選種、種子處理 (1)選地 盡量不要重茬。前茬作物收獲后,及時淺耕滅茬,一般10-17厘米,耙平起壟種植,出苗后及時中耕施速效肥。麥壟套種花生要在小麥播種前深耕細耙,深耕26厘米以上,配施有機肥。起壟種植一般壟高17厘米,壟距33一40厘米,每壟播種一行。隨起隨播,防止跑墑影響出苗。 (2)施足基肥 花生基肥施用量一般應占施肥總量的70%一80%,以腐熟的有機質肥料為主,配合過磷酸鈣、氯化鉀、石灰等無機肥料?;实牡?、磷、鉀可按1:1:2的比例施用。 (3)精選種子 播前要精選種子,去除病粒、枇粒、爛粒等不合格種子,并選晴天曬種1~2天。 (4)種子包衣和藥劑拌種 主要防治對象根部和莖基部病害,如冠腐病、根腐病、莖腐病和胞囊線蟲病等的防治。注意防治縷蛄、蠐螬、金針蟲等地下害蟲??刹捎脷⒕鷦?、殺蟲劑和植物生長調節劑混合拌種或種子包衣。 2、化學除草 于花生播后出苗前噴灑芽前除草劑于地表,可有效防除雜草。 二、種子萌發出苗期 從播種到50%的幼苗出土并展開第 一片真葉,為種子萌發出苗期。 1、田間管理指標 栽培上要求一播全苗,苗齊苗勻。 2、主要栽培技術措施 及時清棵或破膜放苗,查苗補種,預防凍害,可結合天氣條件每畝配施康多酚、胺鮮酯DA-6、s-誘抗素等調節劑,以增強抗逆性,培育壯苗。 三、苗期 從出苗期到50%的植株第 一朵花開放為苗期。 1、田間管理指標 保全苗,促根壯苗,促早花多花,爭取枝多節密,為豐產打基礎。 2、主要栽培技術措施 (1)施肥:苗期對氮、磷等營養元素吸收不多,但是團棵期,由于植株生長明顯加快,而種子中帶來的營養已基本耗盡,根瘤尚未形成。因此,苗期適當增施N和P能促進根瘤的發育,有利于根瘤菌固氮,顯著促進花芽分化數量,增加有效花數。建議在此時,結合花生需肥規律,葉面噴施硝酸鈣和磷酸二氮鉀,同時配合選擇使用復硝酚鈉、胺鮮酯DA-6、蕓苔素內酯、三十烷醇、矮壯素、縮節胺等一種或兩種調節劑,促根增葉,培育壯苗。 (2)病蟲害管理:此期主要防治病害為葉斑病,每畝噴施惡霜錳鋅或咪鮮胺錳鹽等殺菌劑,結合配施復硝酚鈉等調節劑,以提高藥效,恢復苗勢。防治蟲害為蚜蟲,可用吡蟲啉、烯啶蟲胺等噴霧. 四、開花下針期 從始花到50%植株出現雞頭狀幼果為開花下針期,簡稱花針期。 1、田間管理指標 促早花多花,爭取枝多節密,為豐產打基礎。 2、主要栽培技術措施 (1)施肥管理:對N,P,K三要素的吸收約為總吸收量的23-33%,這時根瘤大量形成,能為花生提供越來越多的氮素。建議在此時期,葉面追施鉀肥、鈣肥和硼肥,補充缺肥營養需要。 (2)病蟲害管理:病害管理應繼續以防止葉斑病為主,兼防花生銹病,每畝噴施氟硅唑或咪鮮胺錳鹽,結合噴施復硝酚鈉或胺鮮酯,再隔7一10天噴施一次效果更佳。同時,由于溫度上升,應注意預防花生矮化病毒病的發生,種植上注意防治蚜蟲。若發現病毒病危害,結合蚜蟲防治,同時每畝噴施氮苷嗎琳胍等治病毒病藥劑,可以有效預防和減少病毒病危害。 五、結莢期 從幼果出現到50%植株出現飽果為結莢期。 1、田間管理指標 控旺抗倒伏,防葉病,根外噴硼,增果重,提高結果率和飽果率。 2、主要栽培技術措施 (1)施肥管理:該期吸收氮、磷占整個生長期總量的50%左右。該期保證鈣的供應可提高飽果率;保證磷的供應可提高種子含油率,可葉面噴施硝酸鈣、硼酸,配合使用胺鮮酯,促根膨果,增加葉片光合效率,同時需要選擇使用調環酸鈣、多效唑等調節劑控制徒長。 (2)病蟲害管理:結莢期主要防治病害為葉斑病和銹病。此時,應注意每畝結合葉面肥繼續噴施氟硅唑或咪鮮胺錳鹽。另外,麥茬花生結英期正是高溫雨季,大雨過后極易發生花生青枯病,此時應注意噴施農用鏈霉素等藥劑防治細菌性病害的發生。地下害蟲重發區每畝可用40%辛硫磷乳油或40%甲基異柳磷乳油拌細土制成毒土,犁地前均勻撒施地面,隨犁地翻入土中,使用辛硫磷或甲基異柳磷的微膠囊制劑效果更好。 六、飽果成熟期 從50%的植株出現飽果到大多數莢果飽滿成熟為飽果成熟期。 1、田間管理指標 保功能葉,防倒伏,防早衰,噴施磷鉀肥,促莖葉營養向莢果轉運,提高含有率,增加果重。 2、主要栽培技術措施 (1)施肥管理:二飽果期耗水和需肥量下降,若遇干旱已無補償能力,會縮短飽果期而減產。此時應注意結合葉面噴施磷鉀肥,同時噴施復硝酚鈉、DA-6、6-BA等調節劑,改善葉功能,促進碳水化合物加速轉變為脂肪,防止葉片生理性落葉。 (2)病蟲害管理:飽果成熟期為花生生長后期,此時葉斑病和銹病菌源數量已積聚到較大值,防治藥劑以減少孢子數量為主。每畝噴施惡霉錳鋅或咪鮮胺錳鹽,結合噴施復硝酚鈉或胺鮮酯等促生長調節劑效果更佳。 七、適期收獲與帶殼貯藏 1、適期收獲 (1)根據植株長勢; (2)根據飽果率:80%; (3)根據氣溫變化或花生后作播種要求。 2、帶殼貯藏 莢果的安全貯藏含水量是10%。表1花生各時期調節劑使用技術使用時期推薦產品施用方法使用效果備注種子處理復硝酚鈉DA-6三十烷醇萘乙酸鈉蕓苔素內酯拌種促進種子發芽生根,促苗壯苗需嚴格控制使用濃度苗期復硝酚鈉三十烷醇萘乙酸鈉胺鮮酯DA-6s-誘抗素蕓苔素內酯矮壯素縮節胺葉面噴施調節劑可以提高苗期吸肥能力,使苗期苗壯配合肥料使用開花下針期至結莢期復硝酚鈉蕓苔素內酯DA-66-BA調環酸鈣甲哌?矮壯素多效唑烯效唑葉面噴施控制劑復配噴霧可以達到控旺、增產、放早衰的作用配合肥料使用效果更好飽果成熟期DA-66-BA復硝酚鈉葉面噴施促進果實飽滿,增加重量備注調節劑要嚴格控制用量及使用次數調節劑不可隨意復配使用不同時期使用調節劑不宜疊加使用調節劑需配合水肥使用,更安全有效表2花生各生育時期用藥方案生育時期防治對象防治措施種子處理期地下害蟲毒死蜱、辛硫磷、二嗪磷、噻蟲嗪、吡蟲啉、滅線磷等土傳病害多菌靈、三 唑酮、福美雙、戊唑醇、苯醚甲環唑等生長期葉斑病咪鮮胺錳鹽、甲基硫菌靈、代森錳鋅、烯唑醇、多菌靈莖、根腐病多菌靈、咯菌清蚜蟲溴氰菊酯、噻蟲啉、氧化樂果、烯啶蟲胺等地下害蟲毒死蜱、辛硫磷等雜草精喹禾靈、吡氟禾草靈、乙草胺、2,4-D 丁酯等
幾種新型植物生長調節劑復配技術
人類對生態和環境安全日益關注,生物技術日益發展壯大,均給新型植物生長調節劑的開發增加了一道門檻。因此當前植物生長調節劑原藥開發的思路正在轉變和調整,在新產品開發方面則更注重借助新技術來拓展老品種的應用空間,包括以下四大方向: 1、低毒、低殘留的新產品開發,如調環酸鈣、抗倒醋等產品; 2、生物農藥的開發及改進技術,如s-誘抗素的生物發酵技術,蕓苔素內醋的持效性改進等技術; 3、老產品的劑型加工新技術,如蕓苔素內醋可溶粉、調節劑緩釋劑等技術; 4、利用有效成分間的互補和增效作用,開發調節劑的復配產品。 在這里,我們介紹幾種新型的復配產品。 一、赤霉素+芐氨基嘌呤(GA4+7+6-BA) 芐氨·赤霉酸是一種復合型的植物生長調節劑,可經由植株的莖、葉、花吸收,然后傳導到分生組織活躍部位,促進坐果。其制劑有3.6%、3.8%兩種含量,有乳油和可溶液劑兩種劑型,稀釋600-800倍分別于蘋果盛花期噴花、藥后15~20d噴幼果使用。此混劑是一種效能的植物生長調節劑。芐氨基漂呤具有促進細胞分裂,促進花芽分化等多種生理作用;GA.-7是促進植物生長發育的重要內源激素,可促進莖登伸長、打破休眠、促進坐果等。兩者復配使用,則可顯著改善果型,提高坐果率、增加產量??纱龠M植物生長發育,端正、美觀果型。從其生理作用上分析,此混劑除了在蘋果系列果樹上能提高坐果率、去果銹、提高產量質量等功效,也可以用于香蕉、葡萄、芒果、梨等果樹,西瓜、絲瓜、黃瓜等瓜類作物,番茄、辣椒、茄子等茄果類作物,亦可用于切花、盆栽花卉上等多種作物,是一種集坐果、膨果、延長花期等多功能于一身的產品。因此,該產品有著十分廣闊的推廣應用前景。 二、赤霉素+吲哚乙酸+蕓苔素內酯 制劑為0.136%赤.吲乙.蕓苔可濕性粉,3.5~14g/畝,主要用于茶葉、黃瓜、蘋果樹、小麥等多種類型的作物上。此混劑為純天然植物源產品,含有赤霉素、吲哚乙酸、蕓苔素內酯等植物內源激素以及黃酮類、氨基酸等多種活性物質,具有促進根系發育、促進葉綠素合成、誘導花芽分化、增強植物長勢、改善作物品質、提高作物抗旱抗寒抗凍抗病等抗逆性并能解除肥害、藥害。是一個功能齊全的制劑產品。該產品在推廣應用上仍有廣闊的前景,是一個將要普及的優良產品。 三、吲哚丁酸鉀+s-誘抗素 制劑為1%可濕性粉,稀釋500~1000倍,主要用于水稻秧田上促進生根。誘抗素為植物體內的天然物質,是一種微生物發酵產物,主要功能是誘導植物產生對不良環境的抗性。眾所周知,開發生物農藥(包括生物調節劑)是提高農化產品環境質量和生態安全性的必然選擇。生物調節劑的開發和產業化必將在調節劑研究領域占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并將成為無公害農業的技術支撐之一。 四、噻苯隆+乙烯利 此混劑主要用于棉花催枯。在棉花自然吐絮60-70%時使用,見效快,棉花在24小時內停止生長,3天死亡,7天基本上干枯。它是我國目前使用效率高的棉花催枯劑。在近幾年逐漸取代了百草枯+乙烯利混劑,避免棉花葉死而不脫落、棉桃僵化,影響機器采棉等副作用。根據大量試驗研究資料顯示,噻苯隆配合乙烯利用于催熟棉花的同時,會使棉花葉片全部脫落,以便機械采棉。國外大的棉花生產基地,基本上均用機械采棉,我國機械采棉剛剛開始,隨著勞動力價值的升高,機采棉將是我國發展的必然方向,噻·乙也將是有前途的植物生長調節劑之一。 五、其他有生命力的復配產品 萘乙酸鈉+吲哚丁酸鈉,其劑型50%可溶性粉劑,使用濃度10~2000mg/L主要用于扦插生根、移栽生根,是一個較老的產品,藥效顯著,隨著農業產業化的發展,該產品將會持續煥發活力。 促控劑。主要用于控旺和果樹控梢上,促進劑復配控旺產品使用,避免產生控旺過度引起的脫肥、早衰等副作用。性能優良,已成為一個較為廣泛的植物生長調劑使用方向。 復硝酚鈉+DA-6,其混配制劑可為水劑、粉劑、顆粒劑等多種機型,是近10年成為常規制劑的優良復混劑,其優越的速效和長效性以及安全性已被大家認知,在將來的調節劑市場上仍有其用武之地。 六、結語 我國農業生產面臨糧食安全、生態安全、生物和非生物逆境頻繁發生等問題,如何在栽培學的范疇保障我國農業生產的可持續性發展,提高農產品的競爭力已成為作物栽培學科的首要任務。值此之際,回顧和總結作物化學控制的成就,并不斷提升它的技術水平就顯得尤為必要。充分利用現有的農藥、植物生長調節劑品種,復配出新的產品是我們目前的一項重要工作,也會成為一大趨勢,我們要抓住這一機遇,發展我們的農化產品,否則,一旦世界農化發生大的變革,我國農化產業將面臨被 迫淘汰出局的危險。
植物生長調節劑使用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植物生長調節劑的功效受很多因素影響,如作物品種、生長周期、施藥部位、調節劑品種、使用濃度、施用方法及外部自然條件等等。所以,對植物生長調節劑的使用技術就有很高的要求,一旦出現誤差,就可能對農作物產生藥害,造成不必要的損失。藥害問題是植物生長調節劑使用過程中突出的問題,常見藥害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1、使用時期不正確 植物生長調節劑的使用時嚴格的要求,一旦施藥時期不當,就會產生藥害,輕則減產,重則顆粒無收。 案例1:調吡脲在西瓜上的應用 2011年5月下旬,江蘇丹陽市延陵鎮大呂村村民劉明須家的“日本全能冠 軍”西瓜因使用“西瓜膨大素”導致西瓜炸裂。 人們都習慣性的認為膨大素就是導致西瓜炸裂的罪魁禍首。事實上,西瓜炸裂不是因為它使用了西瓜膨大素,西瓜膨大素本身是沒有問題的,而是因為在不正確的使用時期使用造成的。西瓜膨大素的主要成分是氯吡脲,又名調吡脲、KT-30,其正確使用時期是在西瓜開花當天或前后1d以10~20mg/L的濃度沾瓜胎,可以起到膨大西瓜、增加糖含量、減少瓜子數量、瓜型均勻、外形美觀等作用。當西瓜直徑超過15cm時就不能再用,否則就會產生藥害,具體表現為西瓜空心、瓜瓢松散、甜度下降,口感不佳等,更嚴重的就會導致西瓜炸裂。同時,由于氯吡脲不具有傳導性,如果沾瓜不均勻,很容易造成畸形瓜。該瓜農在不正確的時期使用西瓜膨大素,不但沒有發揮調吡脲的功效,反而造成了藥害。 案例2:矮壯素在棉花上的控旺應用 2010年6月中旬,河北邯鄲有棉農反應其種植的棉花長到20cm高時就不再生長,形成僵株。經詳細詢問,得知是因施用矮壯素的時期不正確引起的。矮壯素對控制棉花旺長、促進棉花的高產有很好的功效,正確使用時期是在棉花長出6~7個果枝,長勢較旺盛時,噴施100~200mg/L濃度的矮壯素,可以有效控制棉花旺長,使棉花主莖伸張緩慢、植株矮化、果枝縮短、株型緊湊,有利于田間通風透光,促進棉花的光合作用,增產作用顯著。但該棉農在棉株剛剛長到20cm時,看到棉株長勢旺盛,就噴施了150mg/L濃度的矮壯素,從而導致棉花停止生長,造成僵株。 2、使用劑量不正確 每種植物生長調節劑的使用劑量都有嚴格的限 制。用低了達不到效果,用高了就會產生藥害。 案例1:硝鈉.萘乙酸在桃樹上的應用 1998年5月,山東一位果農在溫室大棚里的桃樹上使用了2.85%硝鈉.萘乙酸水劑,導致六個溫室大棚的所有桃樹幼桃脫落,有些連葉子也脫落了。出現此現象的原因就是使用濃度不正確,在桃子幼果期噴施2.85%硝鈉.萘乙酸水劑時,應該稀釋4000倍進行整株噴施,可以起到膨果、美果、提升口感的作用,但該果農使用時僅稀釋了1500倍,使用濃度過高,從而導致幼桃全部脫落,六個溫室大棚基本絕收。。 案例2:乙烯利在葡萄上的著色應用。 2010年,四川綿陽有果農反應其種植的葡萄未完全成熟就脫落了。乙烯利對促進葡萄著色有很好的功效,葡萄品種不同,使用濃度稍有差別。比如巨峰葡萄,在開始成熟時以250~300mg/L的濃度噴施果穗,可以提早6~8天成熟,統一著色好。但使用乙烯利后果粒與果柄之間會產生離層而導致落粒,因此要掌握好濃度,分期噴藥、分期采收、分期銷售,以免造成損失,該果農盲目擴大使用濃度,將不同品種、不同生長周期的葡萄統一噴施500mg/L濃度乙烯利,結果導致了大量粒落現象。 3、植物生長調節劑對不同農作物品種的使用劑量不同 由于不同的農作物品種對同一種植物生長調節的敏感度不同,因此在使用植物生長調節劑時要先做實驗,然后再推廣應用。 案例1:萘乙酸在西瓜不同品種上應用 2009年,南京有瓜農反映其種植的西瓜在直徑長到10cm左右時噴施了10mg/L濃度的萘乙酸后,西瓜葉在一夜之間全部翻了過來。 萘乙酸是一種很好的?;ū9蚬麆?,是我國早使用的植物生長調節劑之一,在20世紀60年代,我國就開始合成使用萘乙酸,其在棉花?;ūb?、果樹的?;?、疏花疏果方面起到很大的作用,在棉花、大多數果樹(桃樹除外)和瓜類(西瓜除外)上使用10mg/L濃度的萘乙酸可以起到?;ū9?、膨果、著色的作用,但西瓜對其比較敏感,高使用濃度為8mg/L,若超過8mg/L就會出現藥害,使用10~15mg/L濃度時西瓜葉會反轉,使用15~20mg/L濃度西瓜出現萎蔫,使用20mg/L濃度以上時個別西瓜品種就會死亡。該瓜農按照說明書上瓜類10mg/L的使用濃度進行噴施,忽略了西瓜特殊性,從而導致西瓜翻葉現象。 案例2:胺鮮酯DA-6在桃樹不同品種上的應用 2007年,大連某地區桃樹種植面積1萬多畝,在幼桃期統一噴施10mg/L濃度的胺鮮酯,結果對蟠桃、壽桃品種加深葉片濃綠、保果膨果效果顯著,但油桃葉片出現豆粒大小的斑點,后經試驗證明胺鮮酯DA-6在油桃上的大量使用濃度時6mg/L,使用10mg/L時就會出現葉片斑點。 胺鮮酯是廣譜性植物生長調節劑,其使用時期較長,可用于種子浸種、苗期、生長期、花期噴施等,使用安全,沒有出現過胺鮮酯的藥害報道。我們經試驗發現只有當濃度超過50mg/L時,對一些品種的農作物會出現抑制生長現象。 4、使用方法不正確 同一種植物生長調節劑應用于同一種作物時,使用方法不當,也會產生藥害。 案例1:氯吡脲KT-30在西葫蘆上的應用 2008年12月,山東壽光有菜農反映其在溫室大棚種植的西葫蘆全部出現了畸形瓜,瓜形均為葫蘆狀,把小頭大。經查是因氯吡脲的使用方法不當造成的。氯吡脲在西葫蘆上的正確使用方法是當西葫蘆開花1~2天時,以10mg/L的濃度浸沾瓜胎,可以起到明顯的膨果、勻果作用,從而提早上市。該瓜用一次性紙杯盛放藥液進行沾果,由于杯口小,沾果時僅沾到瓜胎的下半部分,由于氯吡脲不具有傳導性,沾到的部位細胞分裂快,膨大快,沒有沾到的部分持續正常生長,因此所有沾過藥的西葫蘆都長成了葫蘆狀,把小頭大。 案例2:赤霉素在葡萄上的應用 2006年,新疆吐魯番有果農反映其種植的葡萄使用赤霉素后果粒非常不均勻,嚴重影響產量和質量。經查是因為赤霉素的使用方法不當造成的。赤霉素應用在葡萄上有拉大穗長、增大果粒、提早成熟、增加糖和果酸含量的顯著效果,性能也比較穩定,其正確使用方法是在葡萄盛花期后10~20天,以150mg/L的濃度沾果穗。該果農則是用噴霧器對果穗進行噴施,結果導致受藥的穗面果粒大,未受藥的穗面果粒小,同一果穗上的葡萄果粒大的大、小的小,不同果穗上的葡萄果粒也大小不一,嚴重影響了葡萄的產量和品質。 5、隨意復配使用 植物生長調節劑的復配使用技術是經過嚴格的配方篩選和田間試驗驗證出來的,可以起到增效作用,如2.85%硝鈉.萘乙酸水劑、30%胺鮮.乙烯利水劑等均是很好的植物生長調節劑復配制劑,但不是所有的植物生長調節都可以復配使用。 案例1:復硝酚鈉和噻苯隆復配在金針菇上的錯誤應用 2006年,洛陽有菜農反映其種植的5畝金針菜在盛花期同時噴施了復硝酚鈉和噻苯隆,導致金針菜全部萎蔫凋落。 在金針菜上噴施6~9mg/L濃度的復硝酚鈉可以增加細胞質流動,促進其他藥劑及肥料在作物體內的吸收和運轉,使花朵均勻、肥大,起到增產作用;噴施1mg/L濃度的噻苯隆可以使金針菜植株健壯,減少花蕾脫落。但是兩者復配使用在金針菜上,在不利的氣候條件下,就會產生萎蔫凋落甚至殺死金針菜等副作用。 案例2:矮壯素和縮節胺復配在棉花上的錯誤應用 2010年,河北有農戶反映其種植的10畝棉花同時噴施了矮壯素和縮節胺后生長緩慢且葉柄變脆。 矮壯素、縮節胺均有促進棉花主莖伸張緩慢、矮化植株、縮短果枝、使株緊湊,從而有利于田間通風透光,促進棉花的光合作用,增加產量的功效,但兩者復配使用時要在適宜的濃度范圍內才能起到控旺增產的作用。該農戶在棉花上同時使用正常濃度的矮壯素和縮節胺,從而導致棉花停止生長、葉柄變脆。 6、其它不規范用藥 同種藥劑的不同使用方法、使用時間、使用濃度都會起到不同的作用,若錯誤使用就會產生要害。如多效唑用在蘋果樹上,當蘋果樹已經長成產株時,在秋季每株用2~3g多效唑在樹周邊1.5米左右根施一周,可以有效控制蘋果樹第二年梢的生長,第三年仍有效;當蘋果樹梢長至5~10cm時用300mg/L的濃度噴施,可以控制梢的生長;在春節蘋果樹開花后20~30d將樹干刮去粗皮,用1000mg/L的濃度環刷樹干,可以控制當年梢的生長,第二年仍有效。若用法用量不正確,就起不到效果甚至會產生藥害,如對蘋果樹噴施1000mg/L的多效唑,就會嚴重阻礙生長,導致減產,果實品質下降。 環境條件也直接影響植物生長調節劑的使用效果,如萘乙酸用在西紅柿保果上,若氣溫低于20℃或高于35℃,效果均不好;氣溫在25~30℃時,包裹效果很好。再如氯吡脲用在黃瓜上,應在黃瓜開花當天用,若在黃瓜瓜長已達到10cm左右或更晚時期再用,就會出現放置在冰箱里的黃瓜仍在生長,但口感差,品質下降的現象。
植物生長調節劑的毒性和殘留
我們統計了常用的26種植物生長調節劑的毒性和半衰期,數據見表1。表1、常用植物生長調節劑的毒性和半衰期。序號調節劑名稱毒性等級經口LD50(mg/kg)經皮LD50(mg/kg)半衰期DT501復硝酚鈉低毒雄性大鼠1210雌性大鼠1000大鼠>2050土壤中1~2d2胺鮮酯微毒大鼠6000大鼠>6000江西紅壤1.79d太湖水稻土1.83d東北黑土1.033萘乙酸鈉低毒雄性大鼠2150雌性大鼠1470大鼠700大鼠>2050土壤中3~5d42,4-D低毒大鼠639大鼠>1600土壤中<7d56-BA低毒雄性大鼠2125雌性大鼠2130小鼠1300大鼠>5000土壤中49~63d6蕓苔素內酯低毒大鼠>2000小鼠>1000大鼠>2000江西紅壤43.3d河南二合土16.5d滅菌東北黑土14.1d東北黑土1.037乙烯利低毒大鼠3030兔>1560水解(ph7.25℃)14d8氯吡脲低毒雄性大鼠2787雌性大鼠1568兔>2000土壤中6.5~8.4d9噻苯隆低毒大鼠>4000小鼠>1000大鼠>1000兔>40004~9d有氧28d厭氧10GA3低毒大、小鼠>15000大鼠>2000水解(ph3~4.25℃)14d11GA4+7低毒大鼠>5000大鼠>2000——12三十烷醇低毒雄性小鼠8000雌性小鼠1500——光解5.64d13吲哚乙酸低毒——————14吲哚丁酸低毒小鼠100小鼠100——15對氯苯氧乙酸鈉低毒雄性大鼠2787雌性大鼠1568小鼠850大鼠>2000——16S-誘抗素低毒大鼠>2500大鼠>2000——17多效唑低毒雄性大鼠2000雌性大鼠1300大鼠>100022~134d18烯效唑低毒雄性大鼠2020雌性大鼠1790大鼠>200013d19調環酸鈣低毒大鼠>5000大鼠>20001~4d20抗倒酯低毒大鼠4460大鼠>4000<1d21矮壯素低毒雄性大鼠966雌性大鼠807大鼠>4000兔>20004.47d22縮節胺低毒大鼠464大鼠>200097d(18℃)10d(22℃)231-甲基環丙烯低毒大鼠>5000——光解4.4h水解(50℃)2.4h24仲丁靈低毒雄性大鼠1170雌性大鼠1049大鼠>2000>21d25氯苯胺靈低毒大鼠>5000兔>5000兔>200065d(15℃)30d(29℃)26抑芽丹低毒大鼠>5000兔>500011h 從表一可以看出,植物生長調節劑的毒性等級均為低毒,目前尚無資料或事例顯示因給農作物施用植物生長調節劑而導致人或家畜中毒、致畸性致癌等現象,但是由于多效唑在土壤中殘留時間長而對下茬作物產生要害的事情有所發生。
植物生長調節的殘留限量
GB2763-2012《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農藥殘留限量》中規定了8中植物生長調節劑的殘留限量,數據見表格2表2、常用植物生長調節劑的殘留限量序號調節劑名稱作物類別食品名稱殘留限量(mg/kg)12,4-滴和2,4-滴鈉鹽(2,4-D和2,4D-Na)谷物小麥2.0鮮食玉米0.1蔬菜大白菜0.2番茄0.5茄子0.1辣椒0.1食用菌蘑菇類(鮮)0.12矮壯素(chlormequat)谷物小麥5.0玉米5.0油料棉籽0.53多效唑(paclobutrazol)谷物稻谷0.5小麥0.5油料及制品油菜籽0.2菜籽油0.5花生仁0.5水果蘋果0.5荔枝0.54氯苯胺靈(chlorpropham)蔬菜馬鈴薯305氯吡脲(forchlorfenuron)蔬菜黃瓜0.1水果獼猴桃0.05葡萄0.05西瓜0.1甜瓜0.16萘乙酸和萘乙酸鈉(1-naphthylacetic acid sodium 1-naphthylacetic acid)谷物糙米0.1小麥0.05油料大豆0.05棉籽0.05蔬菜番茄0.1水果蘋果0.17噻苯?。╰hidiazuron)油料棉籽1.0蔬菜黃瓜0.05水果葡萄0.05甜瓜0.058乙烯利(ethephon)谷物玉米0.5油料棉籽2.0蔬菜番茄2.0水果香蕉2.0菠蘿2.0獼猴桃2.0荔枝2.0芒果2.0表二中顯示的植物生長調節劑的殘留限量數據還不太完善,但從數據可以看出,只要規范使用植物生長調節劑,就可以達到標準要求,因為植物生長調節劑的用量很小,濃度大多在幾到幾十mg/L,在安全期內使用不會對人或畜產生危害。
農藥田間藥效比較差是何因
當前防治作物病蟲害仍是以噴施農藥為主。但在生產實踐中,常遇到施用合格的農藥出現藥效不理想的的情況。究其原因,有以下7點: 原因一:藥不對癥 一是將病當蟲治,將蟲當病治,用藥錯誤。如把由番茄青枯病危害造成的死苗,錯診為由地下害蟲咬根造成的死苗等,這樣用藥再多也不會見效。 二是診斷雖然正確,但是用藥不對癥。如用井岡霉素防治水稻稻瘟病,用三氯殺螨醇防治三麥蚜蟲,用殺蟲雙防治稻飛虱等,自然沒有效果。 原因二:貽誤良機 防治蟲害,在成蟲產卵高峰期或幼蟲初孵至3齡前施藥效果好。如果幼蟲在3齡以上,施藥再多,效果也不佳。 原因三:藥量不準 用藥量過大易發生藥害,用藥量過小又達不到防治病蟲害的目的。因此,必須按照農藥施用說明配制,才會獲得令人滿意的防治效果。 原因四:混用不當 如用樂果、辛硫磷、敵殺死等弱酸性或中性農藥與堿性農藥如石硫合劑等混用,就會造成農藥分解失效;堿性農藥石硫合劑與波爾多液混用,會產生過量的可溶性銅,從而引起藥害。 原因五:盲目噴藥 噴藥要噴在要害部位,才會收到理想效果。如防治向日葵菌核病,就應根據菌核在土中越冬的規律,在菌核萌發前于田間撒藥,防效才好,若將藥噴在發病部位,效果反而不佳。稻瘟病、白葉枯病等主要在葉片上發生危害,用藥時就要對準葉面噴灑;防治棉花紅蜘 蛛,噴藥時一定要使藥噴在葉片背面,才能收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原因六:天時不利 藥效與溫度、濕度、雨、露、風和光照等氣象因素密切相關。如施用乳劑農藥,噴藥后至少未來24小時內無雨,效果才好。施用胃毒劑、觸殺劑農藥,至少需要兩天內無雨沖刷,才能較好地發揮藥效。因此應根據當地氣象預報,選擇晴好天氣噴藥。 原因七:藥械質量差 藥效的好與差與使用的噴施工具也有關系,質量好的噴霧工具既節藥又省力,還能提高藥效。
馬拉硫磷的作用及使用方法
馬拉硫磷具有良好的觸殺,胃毒和一定的熏蒸作用,無內吸作用。進入蟲體后氧化成馬拉氧磷,從而更能發揮毒殺作用,而進入溫血動物時,則被在昆蟲體內所沒有的羧酸酯酶水解,因而失去毒性。馬拉硫磷毒性低,殘效期短,對刺吸式口器和咀嚼式口器的害蟲都有效。 馬拉硫磷的作用: 1、低毒、廣譜的殺蟲、殺螨劑。具有觸殺、胃毒作用,也有微弱的熏蒸作用,無內吸作用。由于殺傷力強、作用迅速而長期使用,不少害蟲已產生抗性??捎糜诜乐嗡?、麥類、棉花、蔬菜、茶葉、果樹害蟲,如蚜蟲、稻飛虱、稻葉蟬、稻薊馬、萍螟、介殼蟲、紅蜘 蛛、金甲殼、潛葉蟲、葉跳蟲、棉卷葉蟲、黏蟲、菜螟、茶小綠葉蟬、果樹食心蟲。用于衛生方面可殺滅蚊蠅幼蟲和臭蟲,也可用于糧創害蟲。 2、馬拉硫磷是高 效低毒殺蟲、殺螨劑,防治范圍廣。不僅用于稻、麥、棉,而且因毒性低、殘效短,也用于蔬菜、果樹、茶葉,以及倉庫的防蟲。主要防治稻飛虱、稻葉蟬、棉蚜、棉紅蜘 蛛、麥粘蟲、豌豆象、大豆食心蟲、果樹紅蜘 蛛、蚜蟲、粉蚧殼蟲、巢蛾、蔬菜黃條跳、菜葉蟲、茶樹上的多種蚧類,以及蚊、蠅幼蟲和臭蟲等。 3、屬低毒非內吸性殺蟲、殺螨劑,廣泛用于農業和園藝,也可用作家庭衛生用藥。 馬拉硫磷的使用方法: 1.麥類作物害蟲的防治防治粘蟲、蚜蟲、麥葉蜂,用45%乳油1000倍液噴霧。 2.豆類作物害蟲的防治防治大豆食心蟲、大豆造橋蟲、豌豆象、豌豆和管蚜、黃條跳甲,用45%乳油1000倍液噴霧,每畝噴液量75--100千克。 3.水稻害蟲的防治防治稻葉蟬、稻飛虱。 4.棉花害蟲的防治防治棉葉跳蟲、盲蝽象,用45%乳油1500倍液噴霧。 5.果樹害蟲的防治防治果樹上各種刺蛾、巢蛾、粉介殼蟲、蚜蟲,用45%乳油1500倍液噴霧。 6.茶樹害蟲的防治防治茶象甲、長白蚧、龜甲蚧、茶綿蚧等,用45%乳油500-800倍液噴霧。 7.蔬菜害蟲的防治防治菜青蟲、菜蚜、黃條跳甲等,用45%乳油1000倍液噴霧。 8.林木害蟲的防治防治尺蠖、松毛蟲、楊毒蛾等,每畝用25%油劑150-200毫升,超低容量噴霧。 9.衛生害蟲的防治蒼蠅用45%乳油250倍液按100--200毫升/平方米用藥。臭蟲用45%乳油160倍液按100--150毫升/平方米用藥。蟑螂用45%乳油250倍液按50毫升/平方米用藥。
葉面噴肥施藥可同時進行
化肥、農藥是現代農業不可或缺的生產資料。為提高產量和品質,農民追施化學肥料的次數和種類日益增加,其中葉面噴肥由于用肥量小、見效快,已經成為農民,特別是果農和菜農經常采用的技術措施;另一方面,農民也要經常噴灑農藥,以控制病蟲害。許多人嘗試將藥、肥混合,一起噴施,其目的是節省勞力,提高工效。例如在北方小麥穗期普遍推廣的“一噴三防”技術就是將酮(或烯唑醇)、吡蟲磷(或啶蟲脒)和磷酸二氫鉀混合,一次噴霧。它既能防治小麥銹病、白粉病和小麥蚜蟲,又可減輕倒伏、干熱風的為害,達到了既省工、又增產增收的良好效果?!耙粐娙馈奔夹g之所以值得肯定和推廣,首先是時機恰當。因為小麥穗期恰好是防治“兩病一蟲”和補施穗肥、增加千粒重的關鍵時期,需要藥肥混用。如果換在別的時期,沒有針對性的混配就可能成為一種浪費。就科學使用農藥而言,以用清水配置藥液能保證藥效。 混用的關鍵又在于殺菌劑、殺蟲劑之間以及藥、肥之間不能發生化學反應,不影響藥、肥的物理性狀,如可溶性、懸浮性、乳化性等等,也不能影響各自的功效。當然,不起化學反應也就不會增加藥劑對人畜、植物的毒害和藥肥料的分解。從保持藥效的角度看,我們已經知道一些藥劑不能和堿性農藥(石硫合劑、波爾多液)混用,例如氟蟲脲、滅幼脲、啶蟲脒、錫等殺蟲劑和代森錳鋅、三乙磷酸鋁、惡霜靈、甲霜靈、酮、烯唑醇、異菌脲、春雷霉素、多抗霉素、南寧霉素等殺菌劑。推理,它們也不能和碳銨、草木灰、鈣鎂磷肥、磷酸二銨、硼砂和鉬酸銨等堿性或弱堿性化肥混用。 一些植物生長調節劑,如赤霉素、矮壯素、乙烯利等也不能和堿性農藥或肥料混用,否則就會分解失效。除草劑如果用于土壤處理,在多數情況下是安全的特別是各自先和細潮土(或水)混合后在使用前再混在一起的做法。但如果用于莖葉處理,就要十分慎重,單獨使用時,劑量稍大或噴施不均勻都可能招致藥害,所以一般不要和肥料一起混用。如果混用,也要先將除草劑配成母液,肥料也要先用水溶化后再與母液混合,并且要現噴現配。 生物農藥不能和化學肥料或殺菌藥劑混合,因為化肥和殺菌劑可能殺死其中的有益微生物,降低防治效果。另外還要注意一些藥劑對混用的特殊規定,如一種叫做氯溴異氰尿酸的殺菌劑,它能夠兼治真菌、細菌以至病毒病害,是難得的好藥,但也有“不宜與其他農藥混用”的規定,推理,也不宜與化肥混用。
植物生長調節劑物質在調控植物開花方面的研究
當植物生長發育到一定階段后,在適宜的環境條件下就要轉入生殖生長,即在一定的部位形成花芽,然后開花結果?;ㄑ糠只亩嗌僦苯佑绊懼笃诘慕Y果和產量,多數果樹有大小年現象就是由花芽分化多少引起的。為了合理調控花芽分化,人們做了大量的研究: 菠蘿是南方一種成熟非常不一致的水果,且成熟期只有20多天。實施乙烯利催花調控可使單茬果變為多茬果。在不同時間有計劃地使用乙烯利促進它的花芽分化,可將華南地區菠蘿25~30天的結果收獲期延長到200天左右,大有利于菠蘿的生產和市埸供應。 蘋果大小普遍用某些植物生長調節劑物質,如多效唑、矮壯素、乙烯利以及細胞分裂素或它們的混劑,完全可以控制到當年豐產、年年豐產,即達到人們希望的程度。 其他果樹如梨、葡萄也可以用矮壯素CCC、6-BA等調控它們的營養生長、促進花芽化。 與此同時,利用植物生長物質也可以抑制花芽的分化,蘋果、梨在花芽分化前2~6周用300mg/L左右的赤霉素在結果多的大年可抑制它過多的花芽形成;赤霉素也可抑制杏桃、櫻桃花芽的分化;葡萄也可控制其花芽分化。 另外,使用植物生長物質還可以減少無效花的形成、延遲花的開放、延長花期等。用調節磷可以大減少花生無效花的形成;秋季對葡萄及一些有核果類的果樹施用赤霉素,可以延遲它們來年春季的開花日期,這對防止春季早霜有一定的生產意義。 用多效唑、矮壯素CCC都有延長菊花的開放時間的效果,尤以多效唑為理想,多延長它的開花時間達10天以上。
首頁
走進全豐
產品
電話
官網
微信公眾號
網上采購